這些年 ,隨著超低能耗建筑的不斷推行,被動房逐步進入大眾視野,據介紹,在被動房內即使不安裝空調和采暖散熱器,依然能保持清涼與溫暖的體感,這到底是建筑界在向世人展示的什么“黑科技”呢?
·什么是「被動房」?
被動房是一種借助被動設計而建造的超低能耗建筑物,它能夠以很低的能耗將被動房室內的溫度調整到合適的溫度,并通過保溫設計、氣密性措施、新風系統等方面的輔助,實現建筑的綠色環保,簡而言之,被動房的優點就在于超低能耗、舒適性高、環保節能。
·超低能耗被動房的2個建筑標準
1)舒適性標準
室內溫度: 20~26℃;室內相對濕度:35~65%;超溫頻率: ≤10%;室內表面溫度差:≤3℃;晝間房間噪音≤40dB(A);夜間房間噪音: ≤30dB(A);室內CO2 含量:≤1000ppm;
2)能效標準
節能率≥90%(常規75%);采暖熱需求:≤15kWh/(m2a);制冷需求: ≤15kWh/(m2a);總一次能源需求: ≤120kWh/(m2a);熱負荷: ≤10 W/m2;
·超低能耗被動房如何進行設計?
1)無熱橋設計
在被動房建筑結構的某些部位,借由室內外的溫度差異,兩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熱流相對密集、內表面溫度較低的區域。這些部件成為更多的傳熱橋梁,因此它們被稱為熱橋;
2)高隔熱保溫維護結構設計
超低能耗被動房的外墻可以會采用雙層夾板結構,在內層的水泥墻和外層的紅磚之間,則可以用聚苯乙烯作為隔熱層,優化保溫性;
對于窗戶的處理,可以考慮采用3層玻璃構造、安裝可移動的網狀遮陽板和防輻射層等措施,以兼顧保溫性和氣密性;
3)氣密性設計
保持超低能耗被動房氣密性的措施很多,比如采用丁基橡膠帶粘貼的薄膜,另加壓緊板條來增加密封性;又比如用氣密性丙基酸膠帶,也可以增加密封性;
4)全熱回收新風系統設計
由于被動房的氣密性要比傳統建筑好很多,因此在關窗關門的狀態下,讓室內空氣保持健康就成為很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,而從目前來看,為這類超低能耗建筑安裝新風系統是比較理想的方案,新風系統可以通過24小時的空氣置換,實現自主的“呼吸”,為室內營造潔凈、健康的生活環境。
以森德新風系統為例,它針對被動房研發來一種集新風系統、采暖制冷和凈化為一體的組合機「康舒家」,這款新風系統不但解決了整個超低能耗被動房的暖通機電系統,也為這種新型建筑提供了一種新的換氣通風的可能。目前,森德新風系統也為我國的多項被動房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持,如天津生態城公屋、湖南偉大被動房等。
如今,我國很多城市都為超低能耗建筑開辟了利好政策,相信它自身所帶的“亮點”,將積極推動建筑界的轉型,也讓世人漸漸期待搬入被動房生活。之于瑞士森德,也希望將旗下的新風系統引入越來越多的被動房建筑,為它們傳遞一份“綠色空氣”。